证券之星消息,2025年4月18日洁特生物(688026)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接受机构调查与研究,广州市殷勤集团、黄石经开产业投资、泽恩投资、疆亘星能资产、中财资本、灏达投资、前海钰锦参与。
具体内容如下:2024年度业绩解读2024年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.59亿元,同比增长20.63%;归母净利润7,218.96万元,同比增长107.51%,扣非净利润6,774.96万元,同比增长113.15%,每股盈利0.52元,同比增长108.00%,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.18%,较去年同期增长3.15个百分点。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收入整体呈环比增长趋势,2019年至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17.68%,且2024年度收入已超过2020年度。报告期内,公司综合毛利率41.41%,较去年同期增长10.79个百分点;归母净利率12.92%,较去年同期增长5.11个百分点。毛利率水平的提高主要由于公司采取产品价格稳定措施,降低原材料以及包辅材采购成本,同时随着自动化设备投入增加,生产效率提升,生产精细化管理及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化效应等因素导致。2024年,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5.3亿元,其中境外收入3.5亿元,占比约66.13%,欧洲、南美、东南亚等区域市场自主品牌渗透率显著提升,报告期内海外自主品牌收入同比增长46.07%,自主品牌在境外的收入占比从上年的约15.98%提高到2024年度的约18.89%,提升约2.92个百分点。境内收入1.8亿元,占比约33.87%。针对工业客户为主的细胞工厂产品是工艺要求相对较高的产品,也是进口替代的最主要战场之一,公司细胞工厂产品2024年销售额同比上年增长约28.55%,表现出了良好的竞争势头。2024年,公司重点开发储液袋、细胞培养袋、冻存袋、囊式过滤器、密闭系统、双侧壁细胞培养瓶等高端产品,并成功将自主研发的PS超滤膜应用于超滤离心管等系列产品,显著提升过滤效率与蛋白截留性能。同时,公司扩充了试剂类产品,如胎牛血清培养基、辅助试剂等生物试剂,进一步满足生物制药与细胞治疗领域需求。截至报告期末,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20项,含发明专利84项;授权专利240项,含发明专利37项;核心技术覆盖高分子材料改性、精密注塑工艺等关键领域,研发投入持续聚焦创新型生物医药、细胞治疗等领域及配套制品开发,为工业客户持续提供高附加值解决方案。以上是洁特生物2024年度简要经营情况。问:公司应对关税有哪些措施?答:公司面对关税问题应对策略如下1、充分利用可转债募集资金,继续实施智能制造产线升级,降低生产成本,提升产品质量及产能,通过练好“内功”提升自身竞争优势与竞争壁垒。 2、境外市场方面,在现有欧洲办事处与其他区域销售团队的基础上,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和其他市场;境内市场方面,增设销售服务团队,更好服务国内客户,以期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 3、拓宽产品品类与产品线,公司不仅会继续以既有产品服务好生物制药、疫苗生产、CGT、大健康等客户,还会加大研发投入,向技术门槛更高的耗材类、试剂类、仪器设备类等高端产品攻坚。问:一季度快速增长的驱动力是什么?增长是否可持续?答:公司计划于今年二季度进行工厂搬迁,并已提前告知客户,因此客户在2024年底与2025年一季度进行了大量备货。此外,在本轮贸易战有所预兆之时,部分海外客户特别是美国客户也开展了额外的备货工作。若不考虑贸易战因素,公司预计在完成工厂搬迁、智能制造产线投入使用后,在产品质量与稳定性提高、生产成本降低的双重加持下,公司业绩将较为乐观。此外,公司未来还将技术门槛更高的新产品投入市场,新产品也将为公司业绩提供支持。对于贸易战问题,公司也将通过开发北美外市场和国内市场、探索海外建厂等方式积极应对。问:公司对国内IVD客户的拓展情况?答:部分国内知名IVD公司本身已是公司传统耗材的客户,包括生物培养类、液体处理类等产品的客户。目前,公司正在针对IVD客户需求开发多种膜产品,预计将于今年陆续推出。问:海外建厂是否会导致成本压力加大?答:海外建厂在短期内会对成本端造成一定压力。从长期看,公司将在国内智能制造关灯工厂的运营投产过程中,不断总结经验,形成成熟、可复制的模式,并推广至其他工厂,从而降低人工成本的压力。此外,随着公司销售规模不断扩大,生产规模效应也将会相应降低单位产品的制造费用。问:海外自主品牌渗透率升的原因?未来对海外自主品牌推广有何战略规划?答:公司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海外市场,经过20余年的经营,目前已在海外形成良好的客户基础。未来,随着自主品牌推广工作的进一步推进,考虑到工业客户等特殊客户需要更为专业、高质量的服务,公司将在传统经销商销售模式的基础上,继续组建并完善自有销售团队。在此基础上,一方面,公司将建立自有海外仓库,从而服务好当地终端与经销商;另一方面,公司还将针对海外市场的特点进行细分,并针对细分行业客户实行不同的销售和服务模式,从而进一步打造更加良好的自主品牌形象。问:公司下游客户的库存、动销情况如何?答:在国内,公司实行三级库存保护,在总部、办事处均设置库存,对经销商也有最低库存要求,从而保证终端客户订单到货的实效性。在国外,针对自有品牌客户,公司已在德国子公司处设置仓库,并对海外经销商提出了建立库存的要求;对于ODM客户,公司已于前期针对工厂搬迁事宜与各大客户提前沟通,各大ODM客户也已对此开展针对性的备货补库,目前客户货物储备较为充盈。问:能否预告下公司近期将会推出的新产品?答:自2023年以来,公司致力于从研发端走向生产端,针对生物制药、疫苗蛋白抗体、CGT、大健康等客户,大力开发生物工艺、生物大规模细胞培养等领域的相关产品,目前已推出储液袋、细胞培养袋、冻存袋、囊式过滤器、双侧壁细胞培养瓶、试剂类产品、过滤膜产品等。未来,公司将会陆续推出各种膜类、膜包、袋子类等各项新产品。问:公司目前产能规划及产能利用率情况?答:公司黄埔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已经很高,下一步智能化设备的扩增对环境有一定要求,公司也要开发更高技术和效率的模具等,因此下一步计划往增城工厂搬迁。公司增城一期工厂的设计产能是十几亿,但考虑到各项外部不确定性因素,目前已进行部分调整。短期内,公司产能不会成为收入的制约因素。问:请按照区域细分介绍公司海外市场收入情况?答:2024年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中66%来源于海外市场,其中一大半来自欧美地区,美国稍多一些;其次是亚太地区,包括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;此外还有中东市场、南美市场,公司已在当地建立自有销售团队。在过去,美国市场是公司海外第一大市场,欧洲市场在去年增设自有团队后,提升效果也比较显著,公司预期未来欧洲自主品牌销售额将超过美国市场。问:公司产品出口报关的价格是哪种方式?关税是由公司承担还是由客户承担?答:公司与客户的合同约定是按FOB报价,原则上关税是由客户承担。问:原材料降本的形成原因?是否可持续?答:公司于2024年实行大规模的原材料战略储备,价格相对较低,从而实现原材料成本降低。2025年公司一方面将会继续从前期大规模战略储备中受益,另一方面通过工厂集成化管理、精细化生产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,在制造费用、人工等方面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。问:公司在原材料端是否会面临卡脖子的?答:公司对原材料供应商亦有储备,在北美以外的地区有合作供应商,在国内有合格供应商备份,也积极在国内寻找更多合格供应商。本次调研过程中,公司严格依照《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》等规定执行,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。
洁特生物(688026)主营业务:细胞培养类及与之相关的液体处理类生命科学耗材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。
洁特生物2024年年报显示,公司主要经营收入5.59亿元,同比上升20.64%;归母净利润7218.96万元,同比上升107.51%;扣非净利润6774.96万元,同比上升113.15%;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,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.68亿元,同比上升25.77%;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203.28万元,同比上升5.79%;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370.84万元,同比上升9.94%;负债率29.67%,投资收益-100.2万元,财务费用1254.01万元,毛利率41.41%。
融资融券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980.11万,融资余额减少;融券净流入0.0,融券余额增加。
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,由智能算法生成(网信算备240019号)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洁特生物盈利能力良好,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。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,股价合理。更多
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。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,证券之星对其观点、判断保持中立,不保证该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,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,请发送邮件至,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。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,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