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座曾以“三线建设”奠定工业根基的城市,如今站在了全球制造业变革的潮头。2024年,重庆制造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:新能源汽车产量翻番、笔电产量稳居全球第一、国家级“灯塔工厂”实现零的突破……
这不仅是一场成果展示,更是一次向全球宣告重庆制造的“第三种选择”:既不固守低端制造的红海,也不盲目追逐风口泡沫,而是走出一条技术赋能、集群共生、绿色智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两江新区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,超3000台机器人智能协同,最快30秒即可下线。
面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“下半场”,重庆正从“汽车第一城”向“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”加速转身。2024年,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.3万辆,同比增长90.5%。
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内,机器人在“造车”。第1眼TV-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
长安汽车与华为共建的高阶智驾平台,带动本地功率半导体、轻量化材料产业链崛起;OPPO、传音以商招商,引进产业链关键零部件企业12家,建成传音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……
视线转向西部(重庆)西永微电园,这里是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。在英业达的生产线上,多条生产线齐头并进,智能设备与产业工人协同作战,完成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时间仅需13秒,高效的生产速度令人惊叹。
2024年,全市笔记本电脑产量继续稳居全球第一,而价值链条正向芯片、服务器等上游延伸。广达(重庆)通过智能设备联网、信息系统支撑以及数据分析融合等技术方法,构建了智能的车间物联网平台。这一平台能够实时监控产线生产情况,确保生产良率和直通率高达99%。
七腾防爆机器人应用于石油、化工等防爆作业场景,2024年国内销售额达9亿元;中科摇橹船的Micro-LED晶圆巨量转移检测装备具备极高的检测精度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“足球场范围内,精确识别一根绣花针针尖的缺陷”;零壹空间火箭智能总装制造基地彻底颠覆传统火箭发射繁琐耗时,实现从准备到升空仅需30分钟。
这种“含新量”的跃升,折射出重庆制造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深层逻辑:产业集群的进化,从来不是简单的企业聚集,而是生态能量的指数级释放。
当产业集群的“骨骼”逐渐强健,数智化转型的“神经”开始重塑重庆制造的肌理。
走进重庆美的通用智造工厂,能看见这样的场景:依托23万份图纸训练的AI系统驱动智能设计,基于多物理场仿真构建的数据平台,包含上百个高精度物理模型,可实现最优选型并一键自动报价。
在定制订单激增180%的情况下,工厂仍将水机选型周期缩短81%,产品设计周期减少45%,市场维修率降低31%。
数据显示,重庆已建成数字化车间1096个,智能工厂183个,两化融合指数、关键工序数控化率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居西部第一。
在宗申动力发动机生产车间,通过忽米网搭建的全产业链创新平台,操作工人只需扫描平台标识,系统就能将复杂的加工参数自动匹配到设备上,实现产品标识化和设备加工定制化,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。
忽米网与宗申集团的“强强联合”,以工业网络站点平台为底座,汇聚多维度集成企业数据、上下游供应链数据和产业链数据,为产业升级优化提供决策支撑的汽摩“产业大脑”。
“借助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,可以对区域产业进行深度分析和精准画像。”忽米网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这种产业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协同发展实现了工业现场设备、数据协同和业务应用间的深度互联。
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模式构建起重庆数字化的经济系统的核心架构。如今,6个上线的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接入企业超1.2万家。
涪陵区龙桥工业园区,国家级“绿色工厂”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生产线改造为关键突破口,先后完成酯化发电、氮气净化系统改造、热媒系统及水系统优化等多项技术创新项目。
2024年,工厂减少碳排放22600吨,产值却超100亿元。这样的“绿色经济学”案例,正在重庆制造业工厂“轮番上阵”。
如何走绿色制造之路?重庆用数据给出答案:重庆市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9.5%,高于全国中等水准 9.5 个百分点。
当技术与产业深层次地融合,重庆的创新生态正以“破界”之姿,撕开科研与市场间的壁垒。
日前,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首批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(科技型企业主导型)建筑设计企业名单。其中,两江新区明月湖的两个新兴起的产业创新综合体入选。
什么是产业创新综合体?就是一种以科技型企业或科研机构为主导,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资源整合体,被誉为产业技术攻关的“集团军”和创新资源配置的“枢纽站”。
“其核心在于从‘单打独斗’转向‘组团创新’。”两江协同创新区相关负责人指出。
以此次入选的“轻量化材料及低成本精密制造产业创新综合体”为例,该综合体由重庆两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、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、重庆三航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共建。
其目标是推动轻量化材料及低成本精密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,解决新能源汽车、航空航天等领域面临的材料和制造难题。
“通过协调配置资源,综合体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协同攻关,建立隐形工厂,通过智改、数转和绿色制造提质增效,减少相关成本,实现产业链资源优势配置和本地化。”两航金属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这样不仅可直接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,对于重庆高质量发展轻量化材料及制件产业集群也有着重要意义。
实验室的好点子,到创新链的好技术,再到产业链的好应用,在这里实现“无缝衔接”。
作为首家批复运行的重庆实验室,金凤实验室在成立之初就把“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”作为核心任务。围绕这一核心任务,实验室开展协同攻关的“大兵团”作战。
以“脑胶质瘤病理表型组与个体智能诊疗”为例,这是金凤实验室围绕核心任务最早确立的科研专项,围绕科研任务清单上的7项任务,实验室靶向招引人才,组织了18个团队开展协同攻关。
“这18个团队的PI(学术带头人),来自市内外高校、科研机构和企业。”金凤实验室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这种与生俱来的改革创新基因,让科研的体制机制有了灵活性更好的比较优势。
数字是最好的证明。截至2024年底,实验室建成投用高能级科研平台8个,自主实施科研项目45项,集中发布原创成果13项。
“今年,我们将推动全市科学技术创新全面成型起势、全面提质增效,打造更多‘西部领先、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’的标志性成果,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更强劲的动力源。”重庆市科技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明炬表示。
当传统制造业城市陷入“转型阵痛”时,重庆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——以系统思维打破“产业孤岛”,以数智化重塑生产逻辑,以绿色化定义未来标准,更以创新生态的“破界融合”激活全链动能。
这或许正是“第三种选择”的深意:在硬科技与新制造的闭环中,重庆正将“制造”升维为“智造”,将“工厂”进化为“生态”,让一座老工业城市的突围之路,成为全世界制造业变革的“重庆样本”。
重庆全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、个体工商户,微创公司,个体的需求(设备)就是重庆大企业要干的产业链。
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,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:以大豆为例,分析人士指出,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。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,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。
AG600是我国大飞机家族三兄弟之一,另外两兄弟是C919和运-20,这三兄弟术业有专攻,C919负责商业载客飞行、运-20负责战略作战运输,AG600则负责应急救援。自2016年总装下线飞机历经十年技术攻关与试飞验证,已成为航空强国的标志性成果。
白宫近期曾多次表示与墨西哥、日本、欧盟等方的贸易谈判取得所谓“重大进展”。但各方却接连否认了美方的说法。怎么样看待目前与美国接触过的各方的态度?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:目前,针对美国实施的征税政策,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国家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。
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,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%。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,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,对方支付了30%的定金;而同规格洗衣机、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,能达到70%。因此,即便美国客户违约,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。
仰望U8加长版来啦!#仰望U8L#仰望U8#2025上海国际车展#2025上海车展#璐鹏陪您看
有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员在考了职称后,挂靠职称证书给公司,比如会计证、统计证、建造师、电气工程师、消防工程师、土木工程师等等。